中新社杭州6月17日電 (江楊燁 潘珊)浙江杭州煙霞洞吳越國十八羅漢造像題記新發現發布會17日在杭州舉行,*展出西湖景區煙霞洞全新發現的造像題記,印證了煙霞洞羅漢造像確為吳越時期雕鑿的十八尊羅漢造像組合。
這是中國現存*早的“十八羅漢”造像實例,而這一發現對于解決“十八羅漢”起源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杭州西湖南山地區保存有大量佛教石窟摩崖造像,分別布于南高峰、滿覺隴、鳳凰山、玉皇山等南面山區中,其中以煙霞洞造像、慈云嶺造像和天龍寺造像為代表,蔚為大觀。
這些文化遺存吸附和融匯了六和塔、雷峰塔遺址等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為“西湖文化景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特殊的見證和傳承,也為其賦予了極為深厚的文化含量。
杭州煙霞洞是一所天然石灰巖溶洞,以其洞內保存的吳越國時期雕造的佛教造像聞名于世。煙霞洞造像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湖南山造像”的組成部分。
長期以來,關于煙霞洞內羅漢造像到底是“十六羅漢”還是“十八羅漢”,兩派學者一直爭論不休。
2021年1月至2月,在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的專項調查工作中,浙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偶然在煙霞洞內的壁龕上發現了多處羅漢像題記仍可釋讀,而且辨認出部分文字。西湖風景名勝區錢江管理處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與浙江省博物館組織對新發現題記進行捶拓,并開展聯合研究。
西湖風景名勝區錢江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展示的8處吳越時期造像題記為*公布,印證了煙霞洞羅漢造像確為吳越國時期雕鑿的十八尊羅漢造像組合。(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